行业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发布!这几个和机器人有关
2023-12-29 14:41:09

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发布!这几个和机器人有关


    日前,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物中心,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发起的“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活动结果公布。其中多项新兴技术都与机器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科技新词的诞生与发展,将对机器人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语言模型

在今年的科技名词中,大语言模型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一个。

2023年,大语言模型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全球科技研究的热点,其在规模上的增长尤为引人注目,参数量已从最初的十几亿跃升到如今的一万亿。

过去,机器人的交互相对简单和被动,处理的指令和问题都有限,难以进行真正的自然对话。而大语言模型却能够深入理解语言含义,进行复杂的语义推理,并生成流畅、严谨的答复,若将其成功嵌入到机器人系统中,机器人的对话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如果说,深度交互是通向多领域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那么大语言模型是机器人通往智能新大门的钥匙。

一方面,机器人若想发展社交属性,与人自然交流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能力,大语言模型训练出的庞大知识图谱能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人类需求和意图,准确捕捉语言的细微差异与精妙之处,并做出正确的及时响应,大大提升人机交互的友好型。

而另一方面,基于大语言模型,机器人可以进行主动提问、情感表达与个性展示,并能同时处理语音、视觉等信息,被赋予更丰富的交互方式,能够结合图像和肢体语言与人交流,这将有助于机器人成为人类的“知心朋友”与“全能管家”。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模型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

2022年末,OpenAI推出的ChatGPT标志着这一技术在文本生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也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之年。

相较于过去主要依靠人工编程的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打开了机器人实现自主创造的大门。

文本、图像、音视频的生成技术,将使机器人获得强大的创造力。机器人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自动生成需要的内容,而非单纯依靠人工预置。

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还可赋予机器人独特的个性,每个机器人将基于其训练数据,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行为方式,这将极大丰富机器人的多样性。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是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与肌肉,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实现直接捕捉与解析思维意图,实现人机零延迟交互。

2023年,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促进了介入式脑机接口从实验室前瞻性研究向临床应用迈进。

随着脑科学、人工智能和材料学的发展,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个性化和精准化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借助脑机接口获取的丰富信号,也可以帮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模式,加快其向通用智能发展的进程。例如训练机器人去学习和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的方式,这种模仿学习策略可能会比现有的机器学习模式更加高效。

柔性制造

柔性制造是指应对大规模定制需求而产生的新型生产模式,随着工业4.0的兴起,柔性制造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让“个性定制”“一件起订”的柔性化生产模式变为现实。

与传统制造模式不同,柔性制造更加灵活与智能,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可编程、可配置的机器人不再是简单的“铁臂”,而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进行实时调度,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协作。

当然,要实现机器人的这种新应用形态,还需要在系统协调、自主规划、多机协作等方面进行技术突破。但这正是机器人产业应直面的新方向,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布局,中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

在面临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全球竞争环境的背景下,柔性制造将在定制化、响应速度和资源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众多企业的“必争之地”。

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制造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历史性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下,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加速渗透到制造业各个环节,制造业智能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但以当前发展情况看,中国机器人产业尚面临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生态不完善等问题,要实现机器人的广泛落地应用还面临一定挑战。

因此,在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投入力度,使我国在关键部件和前沿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的同时,还需要推动数字化转型,建立面向未来的智能化制造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良性互动,形成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的“生态闭环”。

相信通过上下联动、共同努力,我国机器人产业必将抓住时代机遇,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摘自OFweek机器人网)

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发布!这几个和机器人有关
2023-12-29 14:41:09

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发布!这几个和机器人有关


    日前,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物中心,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发起的“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活动结果公布。其中多项新兴技术都与机器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科技新词的诞生与发展,将对机器人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语言模型

在今年的科技名词中,大语言模型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一个。

2023年,大语言模型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全球科技研究的热点,其在规模上的增长尤为引人注目,参数量已从最初的十几亿跃升到如今的一万亿。

过去,机器人的交互相对简单和被动,处理的指令和问题都有限,难以进行真正的自然对话。而大语言模型却能够深入理解语言含义,进行复杂的语义推理,并生成流畅、严谨的答复,若将其成功嵌入到机器人系统中,机器人的对话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如果说,深度交互是通向多领域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那么大语言模型是机器人通往智能新大门的钥匙。

一方面,机器人若想发展社交属性,与人自然交流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能力,大语言模型训练出的庞大知识图谱能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人类需求和意图,准确捕捉语言的细微差异与精妙之处,并做出正确的及时响应,大大提升人机交互的友好型。

而另一方面,基于大语言模型,机器人可以进行主动提问、情感表达与个性展示,并能同时处理语音、视觉等信息,被赋予更丰富的交互方式,能够结合图像和肢体语言与人交流,这将有助于机器人成为人类的“知心朋友”与“全能管家”。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模型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

2022年末,OpenAI推出的ChatGPT标志着这一技术在文本生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也被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之年。

相较于过去主要依靠人工编程的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打开了机器人实现自主创造的大门。

文本、图像、音视频的生成技术,将使机器人获得强大的创造力。机器人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自动生成需要的内容,而非单纯依靠人工预置。

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还可赋予机器人独特的个性,每个机器人将基于其训练数据,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行为方式,这将极大丰富机器人的多样性。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是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与肌肉,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实现直接捕捉与解析思维意图,实现人机零延迟交互。

2023年,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促进了介入式脑机接口从实验室前瞻性研究向临床应用迈进。

随着脑科学、人工智能和材料学的发展,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个性化和精准化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而借助脑机接口获取的丰富信号,也可以帮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模式,加快其向通用智能发展的进程。例如训练机器人去学习和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的方式,这种模仿学习策略可能会比现有的机器学习模式更加高效。

柔性制造

柔性制造是指应对大规模定制需求而产生的新型生产模式,随着工业4.0的兴起,柔性制造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让“个性定制”“一件起订”的柔性化生产模式变为现实。

与传统制造模式不同,柔性制造更加灵活与智能,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可编程、可配置的机器人不再是简单的“铁臂”,而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进行实时调度,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协作。

当然,要实现机器人的这种新应用形态,还需要在系统协调、自主规划、多机协作等方面进行技术突破。但这正是机器人产业应直面的新方向,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布局,中国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

在面临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全球竞争环境的背景下,柔性制造将在定制化、响应速度和资源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众多企业的“必争之地”。

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制造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历史性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迎来黄金发展期。

在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下,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加速渗透到制造业各个环节,制造业智能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但以当前发展情况看,中国机器人产业尚面临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生态不完善等问题,要实现机器人的广泛落地应用还面临一定挑战。

因此,在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投入力度,使我国在关键部件和前沿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的同时,还需要推动数字化转型,建立面向未来的智能化制造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良性互动,形成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的“生态闭环”。

相信通过上下联动、共同努力,我国机器人产业必将抓住时代机遇,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摘自OFweek机器人网)